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党建扶贫 > 正文
    购物车
    0

    助力农民抓好春季农业生产—— 第一书记牵红线,高校农业专家地头行

    信息发布者:谭海锋
    2020-04-20 12:58:53    来源:大众日报   转载

    为助力农民抓好春季农业生产,应山东农业工程学院省派菏泽市郓城县第一书记之约,学校的6名专家,来到菏泽市郓城县,在田间地头为群众做技术指导。

    四小时奔波后直到现场

    4月16日,经过4个小时的长途奔波,没来得及喝一口水,专家团队就踏进了李集镇大杨集村第一书记张建武的扶贫草莓大棚里。

    “你这是立体支架种植,营养土的厚度薄,冬天要特别注意保持温度,15-22度最合适,温度不够的话可以考虑用太阳能暖气保暖。”蔬菜专家秦旭教授说。

    在徐氏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养殖专家、山东农业工程学院科技处处长董传河,给村支书徐长委建议:“你可以考虑在杏树下养鸡,散养就行,不要追求长得快,一年下来,一只鸡卖上一百块没问题。”

    在四龙村的杏园里,第一书记刘书兵,早早地召集了十几个种植户。

    “教授,到我家的葡萄地看看吧!”种植户累传占,拉着秦旭走了2里地,来到了他的葡萄园。

    “咱们这葡萄园,可不能再种大蒜啦!养分不够,把葡萄树就累着了,不要留这么多花,按你这个做法,亩产得5000斤,品质上不去。建议你把产量控制在2000斤左右,价格长上一倍去,收入差不多,葡萄树还累不着,明年的产量和质量才能跟得上。”秦旭说。

    指导的间隙,山东农业工程学院林业工程学院副院长束靖,拿出一摞《疫情防控期间果树、蔬菜、瓜类作物生产管理技术汇编》。这是她们找国内的十几位知名专家约的稿,熬了好几个晚上专门编写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束怀瑞,专门给题了词,这书还没来得及提交到出版社,束靖先打印了几十本带过来。

    “我要一本。”“我也来一本。”

    一摞书,转眼就没了。

    “没拿到的老乡,不用着急,回头等书正式出版了,我们再给你们发过一些来。”束靖说。

    “一个馒头,都给儿子吃了,闺女就没得吃了”

    4月17日一早,专家团队又赶到张营镇小民屯村。郓城县丹鑫农场的负责人张福斌,召集几十名种植户早早等在了这里。

    专家们刚下车,就被拉到了苹果园、梨园、桃园、山楂园。

    山楂园里,束靖抚摸着一棵小树,奇怪的是,这棵小树上缀满了花骨朵,而很多高大的树上则没有几个。

    “你观察一下,越是旺树,花儿越少。树的养分就这么多,就像一个馒头就这么大,你都给儿子吃了,闺女就没得吃了,你就得匀和着调度着用。”束靖幽默地说。

    大家哄然大笑,本来高深的理论,随着这阵笑声,被种植户们学明白了。

    “这片山楂,要提前设计好树形,单靠山楂果很难挣钱,养到七八年,卖作绿化树,一棵可以卖到五六百,那才是最挣钱的。”束靖支招。

    “你这些梨树弄得纺锤形的树型,管理水平挺高的,是准备做精品果子吧?”束靖说。

    “我们就是要做精品,做品牌,不做大路货。有几十家种植户,准备成立家庭农场协会,抱团发展,一起打市场,请专家给支支招。”张福斌信心满满地说。

    “这个枝条拉得不到位,成了弓形了。枝条末端不该修剪的,你看这枝子长得太旺了,这就是顶端优势,营养全供到这里了,果子就长不好了。你这梨树刚刚第三年,不要追求产量,一个花序最多留一个果,一棵树留10-15个果子就不算少。”

    那边,秦旭对着手机屏幕,给没来现场的种植户进行网上指导。“我判断,你的果树现在是营养倒挂了,最近肯定是坐果后又施肥了,这样营养不往果子上走了。接下来……”

    针对农民的需求开网课

    一片油菜花旁边,省挂职郓城县委副书记姜洪雷,拉上董传河和第一书记们,边看边交流。

    “乡亲们真的需要技术,您看他们对专家多热情,对技术多么渴求。专家们在校工作都很忙,像这样大规模的现场指导不容易组织,是不是想点别的办法?”姜洪雷提出了这个问题。

    董传河思考了一下,说:“可以考虑让专家们针对农民的需求,有的放矢开网课。这次疫情,把老师们上网课的水平都练出来了,我看这些农民也都很善于学习,咱们可以搞一个空中课堂,第一书记们负责从中牵线组织。在罗楼村,花卉专家陈春利,利用多媒体对种植切花月季的农户进行技术培训,建立了技术交流群,农民兄弟有问题可以在群里及时发问。这样的群可以多建几个。”

    据介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菜农急需要种苗、施肥、防病等方面的技术指导。秦旭老师创新指导服务方式,利用钉钉在线软件,依托金丰公社线上平台,为金丰公社托管服务覆盖的重点蔬菜产区500多名菜农进行网上授课,线上解答了菜农提出的10余个问题,被广大菜农誉为“疫情期间最美的礼物”。

    “我们要充分发挥高校科技、人才和教育优势,与地方实现紧密结合,因地制宜通过开展‘校农对接、产业扶贫、技术扶贫’等方式,助力郓城县果蔬产业、畜牧业的发展,为郓城县脱贫振兴做贡献。”董传河说。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兆锋  蒋鑫 报道)

    责任编辑: 刘蓬基      签审: 李忠运


    打赏捐赠
    1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